内存超频后提升性能增加频率还是减低时序好?
内存条超频,现在最简单和方便的是XMP方式,只要在BIOS里选择XMP方式,其他的一切都会自动的设置好了,简单方便。
那么之后呢?如果想再提高的话,那么,是继续提高频率好,还是降低时序好呢?实践出真知,我们来做个试验。
选择的测试内存用了惠普的一款V6游戏超频/高频DDR4内存条套装,16GBx2,透过塑封的透明外壳可以看见里面的2个内存条。
套装内存可以组成双通道,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,所以选择同样的2个内存条,相对会更加协调,更加稳定。可以看到这是16GBx2的规格, 3600MHz高频内存条,时序是18-22-22-42。
惠普的这款内存条带有马甲,马甲自带纯铝散热装置,从而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,可以更好的传导热量,让内存条可以更加稳定的工作,为超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。
酷炫的外形,高端的配置,那么性能是否不错,就要靠上机实际测试看看效果如何了。将惠普这款V6超频内存条插到内存槽里,选择的是2-4插槽。
从顶部可以看出,虽然有了马甲,但惠普这款V6内存条并没有占据过宽的位置,宽度仅仅是内存插槽的宽度相仿,所以剩余的2个内存插槽空间非常宽裕,如果添加内存插满4个内存槽的话丝毫没有影响。
启动之后一次点亮,正常启动,进入了视窗界面,那么这款内存的表现如何呢?我们来实际测试下看看。
首先正常进入BIOS看看,这款内存条的基础频率是2666MHz,容量是32GB,电压在1.172V。
进入系统,顺便看看这套电脑的配置,CPU是英特尔的i5 9600KF,主板是华硕的ROG STRIX Z-390 GAMING,32GB惠普的V6内存,显卡是影驰的1660SUPER。硬盘是SATA SSD,机械硬盘,NVMe SSD都有。
从AIDA64可以看到颗粒是镁光的,2020年49周产,还是很新鲜拿到内存条哦。
运行CPU-Z,看到默认频率是2666MHz,时钟是19-19-19-43。
通过XMP可以超频到3600MHz,时钟是18-22-22-42,电压1.35V。
看看默频下的表现,读写在38000-39000MB/s左右,延迟68.2ns。
运行下Cinbench R15,得分862cb。
Performance test 内存得分3338。
重启电脑,进入UEFI BIOS,通过载入XMP预设来超频到3600MHz,然后看看超频后的系统表现会增加多少。
内存已经超频到3600MHz,时钟正如内存条标识的那样,是18-22-22-42。
AIDA64测试,内存读写在48000-53000MB/s左右,延迟59.2ns。同没有超频前相比,提高了26%~35%,而延迟减少了14%。这个数值差距还是比较巨大的。
看看cinbench的得分比较,933比起之前的862提高了8%,可见内存性能的提升对于CPU的效能也是有影响的。
内存测试总分3726,比起之前拿到的3338要高出11.6%。由此可见,超频是很可以大幅提高系统性能的。在进行各项测试的时候,电脑表现稳定,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现象。
既然3600MHz都上来了,我们试试往高了搞一搞吧,于是在UEFI BIOS里把频率提高到了3800MHz。
那么其他测试的结果如何呢?先来看看AIDA64的表现。
50000-56000MB/s左右的速率,相对于3600MHz时的48000-53000MB/s左右,又提高了一些。
不过CPU测试CINBENCH的表现,CPU的得分反而少了一些。
内存测试performance test的总分是3740,比起之前3600MHz的时候略有增加。所以总的来算,在3600MHz上再增加频率,会有所提高,但提高有限,没有从2666MHz提高到3600MHz那么大(这好像是多余的话哦,毕竟前面提高了近1000MHz,而这次再提高则只有200MHz)。
继续通过加电压的方式超频到4000MHz,电压设置为1.45V,时序为18-22-22-42,结果顺利的进入了电脑系统,惠普V6这款内存条,超频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AIDA64的跑分,读写在52000MB/s-58000MB/s附近,提升了,延迟也在54.2ns,相对之前更加减少了。CINBENCH R15的分数956,而Performance Test的分数是3814,这个分数比起之前又有所提升了。
由此看出,在超频到官方数据的3600MHz后,还可以通过提高电压,更新BIOS的方式进一步超频到4000MHz并稳定运行,而各项测试的指标也再有5%-10%的提升。
提高内存的性能,不仅仅是提高频率,还有个方法就是降低时序,理论上也可提高内存的性能,我们来尝试下。
不能提高电压,还有个方法就是降低时序,理论上也可提高内存的性能,我们来尝试下,将3600MHz下的时序降低到17-21-21-40。
这个的表现,好像同18-22-22-42的表现相同。那我们再降低时序,到16-20-20-38。
我们看虽然读写的数据同18-22-22-42相差无几,但延迟却少了一些,从59.2降低到了56.9。
看看CINBENCH R15的得分, 955比起 933好像多了一些。
内存测试的分数,在performance里面,是3763,比起3800MHz时的3740要多点。比起同样是3600MHz的3724更多。看来降低时序比起增加频率,会更好一些?我们再降低点时序看看。
这次降低到了16-18-18-36,那么其他测试的结果会如何呢?
AIDA64的测试,读写分别在49000MB/s-52000MB/s的区间,延迟是更小了,只有56ns。
而Performance 里的RAM内存测试分数,达到了3802分,在标准默认的官方XMP超频参数3600MHz 18-22-22-42时序时的得分3726,而再超频到3800MHz的时候是3740分。
从这里看,在达到官方的标准超频数据设置后,想要再提高性能,恐怕降低时序比起增加频率更有效,而且再超频还需要增加电压,例如1.5V,而降低时序,恩我们还是保持原来的XMP时的电压,1.35V。
通过对于惠普V6超频内存条的测试我们发现,提高性能,可以采取降低时序和增加频率2种方式。通过简单的图表来看下不同频率下的测试结果对比。
再来看下通过降低时序的测试结果对比。
通过实际的测试可以看出,采用了继续增加频率和降低时序2种不同的增加系统性能的方法,从内存本身的测试结果看,虽然提高频率在提高连续读写数据上似乎更好一些,但降低时序可以更好的降低延迟,并且在总的内存得分测试中,可以获得更好的分数。从内存条本身的健康和安全来讲(一味提高电压容易减少内存寿命和引起安全风险),降低时序可能更适合在超频后继续提高性能。而对于追求性能党来说,提高频率可以则可以增加连续读取速度,同时获得心理的满足感。那么究竟用哪种方式,还是根据自己的性情、心情、需要来选择吧。